道路邊溝發(fā)黑發(fā)臭,行人掩鼻難忍其味;溪水竟然會“變色”,被污染的農田無人耕種。4月5日至6日,記者根據市“五水共治”辦等方面提供的線索,先后來到城西街道殿口村和蘇溪鎮(zhèn)灣頭下村現場一探究竟。 西城路殿口村邊溝藏污納垢 5日下午2時,記者驅車沿著西城路前往殿口村,在殿口村公交車站牌前,遠遠就看到一條烏黑的邊溝。下車仔細察看后發(fā)現,邊溝內有大量黑色污泥沉淀下方,上面渾濁的水緩緩流動,食品包裝袋、一次性餐盒、飲料瓶、塑料薄膜等垃圾散落其中。 沿著該道路邊溝前行200余米,陣陣腥臭氣味撲面而來。據周圍村民反映,該邊溝污泥為部分村民偷排生活廢水沉積所致,其中部分生活垃圾堆積后腐爛發(fā)黑變臭,堵塞邊溝。記者發(fā)現,邊溝兩側污泥還附著不少黑青苔。 住在附近的一位駱姓村民得知記者來意,他氣憤地表示,現在帶著小孩出門散步都盡量不往路邊走,氣味實在太難聞了。據路邊一家店面的經營戶反映,這條黑臭邊溝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,此前曾有相關部門對邊溝進行過清理疏通,但一段時間后又舊態(tài)復萌。 東青溪灣頭下村段溪水會“變色” 6日上午9點,記者來到蘇溪鎮(zhèn)灣頭下村的東青溪邊探訪。在灣頭下村村口有一座“利群”小橋,記者看到,略微渾濁的溪水自北向南流淌,貫穿灣頭下村,兩側數十畝的農田稀稀疏疏種著各種農作物。 沿著河道邊的沙石路往前走200余米,在蘇福路延伸段施工工地下方河道邊,記者看到有三個雨水管道口,其中兩個管道口有雨水緩緩流出。一旁蘇福路延伸段路面下埋了一根粗大的涵管,上面用水泥砌好四壁,涵管下方堆積著數平方的發(fā)黑發(fā)臭的污水。 而就在這灘污水的下方,兩塊農田已經遭殃。農田表層呈黑色,沒有種植任何農作物,田里水洼中的積水還泛有油光。記者蹲下仔細探看,發(fā)現農田表層的黑色物原來是青苔。從涵管口至東青溪有一條小水渠,渠內也是布滿黑色的青苔。 針對看到的現象,記者向幾位農田里的農戶和居住在溪流附近的村民了解情況,結果很多村民都是欲言又止,不愿直接接受采訪。幾經波折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訴記者,清明節(jié)下了一場不小的雨,現在東青溪的水變清澈了一些,而之前的溪水發(fā)黑發(fā)臭,雨水管道口甚至有玫瑰紅、牛奶白的污水流出。這位村民向記者展示了他手機里前段時間拍攝的幾張照片,其中一張3月21日拍攝的照片顯示,當天,有一股紅褐色的污水從雨水管道口排出,整條溪流就像是血水一般;而另一張3月29日拍攝的照片則顯示,東青溪內的雨水管道口涌出一股牛奶色的污水,隱約可見溪里一些手指長短的小魚苗翻著白肚,漂浮在水面上。據他反映,村里自從安裝了這根涵管后,經?吹接蓄伾奈鬯ㄟ^這根涵管排放出來。邊上的多位村民猜疑,這些污水可能是從義烏工業(yè)園區(qū)一帶流出來的。 據了解,目前東青溪兩側仍有數十畝的農田正在種植,如何引水灌溉農田成為他們最頭疼的問題。有的村民即使家有農田也不敢下水,因為有些農田根本無法下腳,地里都是黑色的青苔,小水坑里有一層油垢浮于表面。不管是基于身體健康考慮,還是從實際灌溉操作層面,如今村里下田種地的村民越來越少了。 據村民反映,農田和東青溪被污染后,村干部和部分村民曾多次向蘇溪鎮(zhèn)反映,已有相關部門到現場察看。上個星期,蘇溪鎮(zhèn)里曾對該水泥涵管進行改造,利用截流裝置將污水截流到污水干管內,不再污染東青溪和農田。但仍有村民對此抱有疑慮,不知該截流裝置能否真正發(fā)揮作用。 |
GMT+8, 2024-10-26 21:32